這是我第二次站在講臺上演講,第一次是大學(xué)畢業(yè)時的畢業(yè)論文答辯。我之所以敢上來演講,因為我想明白了演講的后果,無非有兩種結(jié)果:第一是我成功了,我激勵了一群人,別人會覺得,長得還不如我的人講得卻能比唱得好聽;第二就是我失敗了,我鼓舞了一群人,別人會慶幸終于有人演講比我還糟糕。但是無論我今天演講得怎樣,明天的我一定比今天好,明天的陽光紙業(yè)也一定比今天好,因為我們都在成長。
進入公司工作后,我悟懂了很多道理,也實踐了很多道理。從此我變了,我變得不再是一個莽撞的傻小子,變了就意味著我就會由平凡變?yōu)槠接梗藥装俣鹊难坨R就再也看不出我的不同,但唯一不變的是我的靈魂、激情和夢想。這幾年也見了很多聽了很多,很多人跟我談命運,他們認為自己沒上過大學(xué),也沒有什么特殊技能,一輩子也就這樣了,其實我們這是在為自己的懶惰和怯懦找理由,既然知道差距,為什么不比別人更努力呢?在我看來命運分兩種,一種是不可改變的命運,一個人的家鄉(xiāng)、出生家庭和長相是不可改變的,有的人出生在工人農(nóng)民家庭,什么都沒有,有的出生在官宦家庭,從小就接觸各種資源,一畢業(yè)就能有大把的資金和資源創(chuàng)業(yè)。另一種是可改變的命運,那就是我們的未來,你可以預(yù)測你十年后有多老,但是你不能預(yù)測你的潛力有多大。楊振寧八十二歲還能找二十八歲的當老婆,姜太公八十歲還在渭河邊上釣魚,魚鉤是直是彎都看不清。就拿齊白石來說,五十歲的時候還是個木工,他的作品基本都是在八十到九十歲之間創(chuàng)作的。再拿我自身來說,上初中時以為考上高中很遙遠,上課能聽進去就聽,聽不進去就玩,困了就睡,但當中考成績出來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成績距昌樂一中分數(shù)線只差8分,從那時我覺得自己可以往上努努力。因此進入高中后,我篤信李寧的廣告詞“一切皆有可能”,我也能考上大學(xué),萬人過獨木橋,別人能過,我也能過,哪怕最糟糕時我在三流高中的普通班排三十名,哪怕我今天仍然是個loser,這個不要緊,因為人生是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,哪怕速度慢點,只要我們有夢想,只要我們有樹的種子,即使被踩到泥土中間,在吸收雨露和陽光長成參天大樹之后,在遙遠的地方別人就能看到你,走進了你能給人一片綠色,活著是美麗的風(fēng)景,死了也是棟梁之才,活著死了都有用,這就是我們做人的標準和成長的標準,夢想在支撐著我不斷地堅持。公司也一樣,只要有夢想,并為之付出努力,一定能成就陽光紙業(yè)百年基業(yè)。
在我成長的過程中,也無不時時刻刻感受到公司的變化。從今天如火如荼的信息化建設(shè),從今天對人力資源的注重程度,從粗放管理到精細化管理,從車速的大幅度提升,從今天的銷大于產(chǎn),從庫存周轉(zhuǎn)率4次到15.5次,陽光正在發(fā)生著日新月日的變化。陽光紙業(yè)的今天見證著每個陽光人的成長,明天陽光紙業(yè)的長足發(fā)展又在成就著我們每個陽光人,在這個相輔相成的關(guān)系中,我們每個人不是獨立的,我們與陽光紙業(yè)是一個整體,我們與陽光紙業(yè)榮辱與共,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,陽光紙業(yè)一定能在經(jīng)濟危機的浪潮中屹立不倒,并卓著成長。(污控車間 馬立偉)